半岛体育-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同济经管教授阮青松:多措并举助內地基金加快“出海”
2025-07-05半岛,半岛体育,半岛体育app,半岛官网,半岛电竞,半岛真人,半岛棋牌,半岛体育官网注册,半岛体育官方app下载,半岛体育官方注册网址,半岛体育平台官网注册链接,半岛体育app下载,半岛体育怎么样,半岛体育官网,半岛体育登录入口,半岛体育官方网站,半岛最新入口,半岛下注,半岛投注
近期内地公募基金「出海」动作频频,ETF(交易所买卖基金)互联互通频现新进展,数只跨境ETF产品登陆海外市场,推动海外投资者增配中国资产。金融专家及业内人士在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指出,「中国资产重估」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速推进,境内外市场联通机制日趋完善,为海外投资者布局中国优质资产提供更加便利和丰富的渠道。在内地公募基金机构「出海」进入新阶段之中,香港亦应持续发力,积极参与内地公募基金「出海」进程,推动相关产品创新和更多国际资金流入,从而巩固香港货币枢纽及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从去年开始,内地头部基金公司频频「走出去」。汇添富基金发行首只中新ETF互通产品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中巴(巴西)通、中阿(阿布扎比)通等产品合作亦取得进展;易方达基金也与沙特、巴西等资管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近月亦频频迎来消息,5月底,富国基金旗下全资子公司—富国资产管理(香港)公司(下称「富国香港」)宣布与中国银河证券马来西亚私人公司未来在马来西亚交易所联合上市ETF产品。稍早前,布拉德斯科汇添富沪深300ETF、布拉德斯科华夏创业板ETF已在巴西交易所上市。更早在3月,利安-招商中证红利指数型ETF在新加坡交易所成功上市,是中新ETF互联互通机制下的第9只产品。该ETF设立人民币份额,是首只可使用人民币交易的ETF互挂产品。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为中新金融深化合作迈出坚实的一步。
在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阮青松看来,今年随着中国稳增长政策密集释放、制造业回暖以及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预期边际改善,尤其对股票、利率债以及新经济主题进行了「再定价」。「中国资产重估」本质是国际市场对中国宏观政策、增长潜力和资产定价逻辑的重新理解,伴随宏观政策取向由稳增长转向提质增效双重目标,以及资本市场对新兴产业与内需板块的前瞻性定价不断完善,多家国际机构给出了增加A股和人民币债券配置的建议,这一变化正成为公募基金加速「出海」的助推器。
安永金融服务财富及资产管理合伙人王珊珊说,近年内地资管行业全面开放,监管部门鼓励跨境ETF和基金互认等业务试点,并提供政策保障。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开启国际化新尝试。比如,布拉德斯科汇添富沪深300ETF和布拉德斯科华夏创业板ETF在巴西交易所上市,巴西当地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均可通过ETF互联互通机制,「一站式」买入A股大盘蓝筹股和新兴成长股,有效触及这些市场中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这意味着中国公募基金机构『出海』进入新阶段,即主动出击,助力新兴市场投资者配置中国权益资产。」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过去三十年间,服务于普通投资者、专户投资者以及QDII机构客户,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尤其是近年来,跨境ETF产品数量和规模的增长,基金互认的推进,这些都为进一步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安永金融服务财富及资产管理合伙人王珊珊预计,未来公募基金会更加理解海外投资者的需求,在产品结构、投资策略、指数编制和采用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推进,推出面向全球市场的跨境产品。「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中国公募基金的国际化重点,将是通过ETF联通机制,以其作为先锋,并加快创新步伐,来吸引更多海外资金以跟踪有代表性的宽基指数,来持有中国优质权益资产。」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阮青松亦指,在全球资产配置需求持续多元化和跨境互联互通机制日益完善的背景下,中国公募基金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必然催生更加丰富且富有创新性的金融产品。他预计,未来跨境ETF的品种将更加细分与专业化,除已有的沪深300、创业板等核心指数ETF走向海外,可预见涵盖医疗健康、半导体、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行业的主题ETF有望相继推出,例如以碳中和为核心的绿色能源ETF,满足境外机构对中国「双碳」转型机遇的配置需求。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亦是强大助力。「随着中国人民银行与多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离岸市场汇率波动区间不断收窄,显著降低海外投资者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的成本。」阮青松说,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等全球主要指数编制机构,持续提高A股和在岸债券纳入因子,为被动指数基金注入源源不断的跨境资本,这一趋势既催生了华夏创业板ETF与汇添富沪深300ETF成功登陆巴西市场的范例,也促成了利安-招商中证红利指数型ETF在新加坡交易所顺利挂牌。
此外,全球资金正处于再配置周期,尤其是主权基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在当前低利率与地缘不确定性背景下,开始将中国视为估值合理、政策稳定的新兴市场代表,对配置工具提出更高需求。同时,内地基金行业也面临增长放缓与竞争加剧的压力,头部机构自然将国际市场视为战略突破口。「QDII额度扩容、ETF互通机制优化等政策不断落地,为基金公司提供可操作的制度保障。这不是简单的产品出海,而是中国金融服务能力开始主动参与全球资源分配的过程。」
另一边厢,公募基金加速「出海」的趋势,也对内地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阮青松提到,国际机构参与度提升,有助优化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推动市场向以价值投资为核心的转型,进而促进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透明度逐步提升。外资更偏好中长期投资目标,相较于短期投机资金,外资在定价、公司治理、ESG约束等层面有更强的「制度输入」效应。中资基金公司在服务这类资金过程中,也将被倒逼提升自身的产品透明度、投研逻辑与风控能力。
国际业务不仅需要熟悉海外监管体系和市场规则的人才,更需要能将中国市场逻辑「翻译」成全球投资语言的专业团队。阮青松观察到,目前这类复合型人才在内地公募基金行业中仍属稀缺,导致部分「出海」产品在产品设计、路演传播和跨境合规上存在断层。另需留意的是,内地基金公司过去的合规体系、估值机制、流动性管理模型,多数是围绕本土市场设计的,在面对多币种、跨时区、多监管环境时,这些机制亟需升级,否则难以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长期存续。
除上述问题外,阮青松亦提醒内地公司需留意文化适配与投资逻辑差异问题。他举例说,海外投资者更关注治理结构、ESG表现和长期盈利能力,而不是短期风口。这就要求公募公司在投研理念和产品表达方式上做出根本性调整,不能简单地「把境内产品打包输出」。「内地公募基金要在国际化赛道上赢得主动,既需通过加大与境外知名机构的战略合作提升品牌背书,也要加快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多地监管规则的深度研究,并借助数字化工具优化跨境合规与运营流程,以应对前述挑战,方能在全球竞争中稳健前行。」